随着新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薄膜电容器市场将再次进入高增长期。薄膜电容器的核心材料聚丙烯薄膜,由于需求快速扩张、产能释放缓慢,其供需缺口正在持续扩大。本周的文章就来看看薄膜电容器的核心材料——聚丙烯薄膜(PP薄膜)。
20世纪60年代末,聚丙烯电工薄膜以其独特的电气和加工特性以及优异的性价比成为三大电工薄膜之一,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容器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始生产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而我国尚处于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发展阶段。只有引进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我们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下面我们就来熟悉一下聚丙烯薄膜在薄膜电容器中的用途以及一些简单的介绍。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属于有机薄膜电容器类,其介质为聚丙烯薄膜,电极有金属主体型和金属膜型,电容器的核心采用环氧树脂包裹或封装在塑料和金属外壳中。采用金属膜电极制成的聚丙烯电容器称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俗称薄膜电容器。聚丙烯薄膜是由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通常较厚、较坚韧、拉伸强度较高,可用于大棚膜、承重袋等。聚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无味、乳白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密度仅为0. 90-0.91克/立方厘米。它是所有可用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为80,000-150,000。
聚丙烯薄膜是薄膜电容器的核心材料。薄膜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称为金属化薄膜,是在塑料薄膜上真空蒸镀一薄层金属作为电极而制成的。这样可以减小电容器单位容量的体积,因此薄膜更容易制造小型、高容量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的上游主要包括基膜、金属箔、线材、外包装等,其中基膜是核心原材料,材料的差异会让薄膜电容器体现出不同的性能。基膜一般分为聚丙烯和聚酯。基膜越厚,能承受的电压越高,反之,能承受的电压越低。基膜是电工级电子薄膜,作为薄膜电容器最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其电介质决定了薄膜电容器的性能,占据材料成本的60%-70%。从市场格局来看,日本厂商在高端薄膜电容器原材料方面占据明显领先地位,东丽、三菱、杜邦是全球顶级优质基膜供应商。
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用电工聚丙烯薄膜主要集中在2~4微米之间,同期产能较普通家电用6~8微米减少一半以上,导致总产量大幅下降,市场供需发生逆转。未来几年电工聚丙烯薄膜的供应将受到限制。目前,全球电工聚丙烯薄膜主要设备产于德国、日本等国家,新增产能建设周期为24至40个月。另外,新能源汽车薄膜性能要求较高,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稳定量产新能源电工聚丙烯薄膜,因此全球范围内,2022年不会新增聚丙烯薄膜产能。生产线正在洽谈中。因此,明年全行业的产能缺口可能会更大。
发布时间:2022年4月12日